23-24/9 特別營業時間更新:由於天文台已公佈會於 23/9 以及 24/9 改掛八號或以上風球,全線門市休息兩天。網站正常落單,風球除下後會隨即寄出

我自己甚少提到,但係其實求學時期我係喺香港大學修讀法律同公共行政學系,讀書當時其實只係埋首於應付考試,當然亦都有自己感興趣嘅科目同埋傾得埋嘅教授,但主要都係學業成績為重,好少去諗點樣實際應用。最近喺處理緊工作嘅事情時,突然諗起好似自己以前讀書讀關於公共行政嘅嘢好似套用到。

一般營運公司大部份做法係盡量去提升效率,商業活動嘅目的係盡量用最有效率嘅方法,將產品同埋服務去提供到比顧客,顧客就會用自己嘅錢去決定想去揀邊一間店舖。然後適者生存。呢個好簡單,容易明白。然而我最近發現其實如果再諗入去,如何一個公司運作得有效率,其實唔單止需要計數,而係更深一層係其實做緊一啲決定係去平衡緊各方嘅利益,然後喺入邊作出一個最好嘅平衡。譬如說以我自己 Re Pillow Co. 做床上用品為例,我哋係做產品亦都同時係做零售,我每一日都要做決定去如何運用有限嘅資源,到底係分配喺邊啲位置。個過程唔單只係要諗嗰啲錢用得其所,亦都要諗要令到不同持分者嘅需求得以滿足,並且要識得令到唔同人都覺得事情有一個公道嘅解決方法,並且有啲咩可能出現嘅阻力/問題,我哋要提早諗定辦法去解決,呢個就係去到一個「公共行政」嘅學問。

如果公司係非常之細,可能得自己一個,例如好似早幾年初初開始咁樣,當時基本上我係類似一人公司咁,嗰陣時就其實就冇乜嘢太多考慮,自己想點就可以直接想點做,當然亦都要決定資源點樣分配,但係相對要考慮嘅人事會少啲,現時當然一啲規模都唔大,只不過因為我仍然都係好多事情自己一個處理,因此就需要考慮多啲。

在此,因此呢幾日我都喺度睇緊以前嘅一啲關於公共行政嘅理論同埋實踐嘅論文(真係好認真㗎,唔係嗰啲吹水文,而係真係學術嘅文章),我覺得係有嘢學到,用到喺自己工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