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知道有否喺度提過,但我喺認真諗過後,覺得做生意當去到一定嘅階段,可能從整體大局嚟睇,擴展至進入主流係唯一較為可行嘅選擇。好多時人生看似可以自己做決定,但其實都係唔係真係有主導權比你試,喺好多情況,你細心留意自己生活中做嘅決定,其實喺衡量各個比你嘅選項後,你只有一個比較合理嘅處理方法,而公司去到咁上下,要去進入主流,亦會係到時比較合理嘅唯一選項。
因為咁樣可以對於絕大部份消費者嚟講,係最好:一個人可以喺一個更加低嘅價錢攞到相同品質甚至更好品質嘅產品。而喺市場上,你嘅其他競爭對手亦會係以成本優勢去壓你,因此要抗衡都係要令自己一樣咁大,去一樣用返成本優勢加自己其他優勢抗衡。而如果繼續只係非常細規模,可能慢慢只會趨向逐漸被大部份人淘汰或者只能夠做到小規模小眾生意。例如喺 UNIQLO 同小 Boutique / IKEA 同 小家私舖 嘅情況,就係如此。對於大部份人來講,大企業嘅大量生產令喺更低價錢買到合理水平嘅產品,係令人嘅生活可以喺不用大量付出高昂成本下,有改善。當然,依啲大企業是不能滿足哂全市場所有價位嘅人,因此小生意只要喺搵到自己定位後,亦可滿足一部份人佢哋較為小眾嘅要求,而可以生存,是故市場上不會只有 UNIQLO、譚仔、McDonalds、IKEA,也有其他小公司和品牌。
確立以上後,再講另一事:關於進退,應該擴大進入主流嘅事。大部分公司由細做起,去到咁上下嘅時候一定會遇到樽頸位,就係KICK住一定嘅生意,就會去考慮一個問題:我應否要去再上一格。
再上一格好有可能係會賭錯的,古今中外,大量嘅人係因為錯誤衡量自己形勢,誤以為自己可以發大嚟做,結果一發大,出哂事,不僅錢賺唔到(依個事小,錢實在好閑),但賠上所有身家,令到老婆仔女無安落窩容身,甚至妻離子散,依個事大。將自己本身可能平穩美滿嘅人生搞得落寞收場,之後嘅悔疚感,係終身。只有好少量人,係可以正確判斷形勢同埋自己能力,去做到正確判斷,應該進或退。
假設以上又再確立了,你衡量自己想試再進一步再上一格,當你用哂自己所知所想盡力去做,但自己能力上做唔做到,又係另一個問題。但如何去正確衡量自己呢?有好多方法都可以搵出啲端倪,只要保持客觀係可以判斷到嘅,依個暫且唔講。但我都頗相信 The Lean Startup 一書中提到其實創業(或者容我引申,生活好多嘢都係)其實係一個不斷修正同 improve 嘅過程,因此好有可能係需要去真係落手做先知,好有可能公司嘅產品同方向會於一路成長一路去不斷修正航道。
而依期就住依個話題講咗咁耐,其實我正正就係企喺依個十字路口,有些少不知如何是好。太急進而失敗嘅人多,而相反想安穩啲,最後不進則退而被淘汰嘅人亦好多。一字記之曰:難!
#165 與幾位規模更大的老闆/ Founder見面,舖頭應否要「跑數」?(03/08/2025)
#167 關於管理:節奏的重要 - 工作隨筆(17/0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