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一位初創業約半年嘅女仔朋友傾開兩句偈,佢話發現原來「打工」同「創業」真係分別好大,返工以前雖然都會有突發嘢都好多,但至少可能唔同人負責唔同嘢,亦不會係咩都有可能出問題發生而係全部都係要你一人處理,但佢話佢現時創業真係可以係無停無得停24小時都係做嘢,而且問題可以係喺唔知邊度彈出來係要即時處理。
雖然我覺得講到 24 小時工作亦應該未至於,但後半句話問題天天都多依個係真嘅,都需要經過一段長時間先會慢慢可以開始將問題一一解決而可以終於開始穩定落嚟。我到目前為止仍然都有不同問題出現要解決,但明顯亦都係比以前初期時係會少咗,因為你總係都會一直做一直逐一逐一將問題解決嘅。當然,當中一定會有好多覺得難搞覺得辛苦嘅時候會想放棄但如果頂到過到就過到。
不過過到一關,仲有另一關,挑戰唔會咁快完,就好似人生咁樣都係逐關過。
最近半年有一個比較重覆出現嘅提醒係我無法可以以現時規模長久咁做落去。有時每一個人都會有刻會有諗法,覺得現時從各方面去睇,自己亦已做到自己想做嘅嘢,不如繼續咁樣落去就好,無需擴張、無需再進步,大約 keep 返咁上下就好 —— 但依個係一個無可能出現嘅事,依個係如同「等我搵一個合適時間準備好先做」依句說話一樣,永遠都唔會有合適時間正如永遠都無可能可以「keep住好似依家咁上下」 —— it just never happens。但關鍵係下一步如何行係最難決定。大約一年前我曾提過一個打算擴展去外國市場嘅前輩,最近見面時都見到佢頗為憂愁,因真係外國市場唔易做,有啲進退失據。另有一前輩專心於本地市場嘅,喺近年大幅擴張開舖,亦面臨香港零售唔好做,舖就開哂喺度,有其苦惱。亦有一位前輩決定「一動不如一靜」,喺現市道不擴張,專心做好現有規同調整成本結構……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苦惱同埋困難。咩方法係最好?要係去到之後一段時間過後,先會睇返轉頭先知。
而我仍係確信其實好多時前人嘅經驗只係能夠比到個「大概」嘅軌跡你,有咩可以行咩唔可以行,依啲基本嘅當然不能錯,如果錯依啲就當然係唔應該,但講到最好、最貼合你嘅方法,往往係要自己行出嚟先知,無人可以教到你。所以要先一定謙虛學習其他前輩經驗,唔好唔信唔好覺得人哋唔明無經驗過你經歷嘅,但同時都要自己醒目識去試自己嘅路。
屯門市廣場 Pop Up 店今日開業